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【時報記者任珮雲臺北報導】8月臺股掛牌的ETF有多達二十檔將在明天(8月17日)上演除息秀,其中股票型ETF相對是少數,這當中有兩檔臺股ETF因高人氣而受市場關註,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每單位將發放0.30元現金股利、年化配息率約6.6%,國泰臺灣5G+(00881)每單位發0.54元、年化配息率約6%,兩檔ETF因股息率明顯高過大盤過去5年平均股利率3.8%,因此除息消息傳出後已引來不少買盤進場,今日(8月16日)是最後一天可申購搶息的好時機,該2檔基金今天的成交量都同步創5月17日以來新高。
股民最常詢問,若要參與除息該什麼時候買進?若來不及參與,除息後還建議買嗎?而除息前已持有者,除息後還要續抱嗎?對此,資產管理業者認為,投資人首先應評估自身投資偏好及資金需求,是只是想單純領息,還是想搶波段財,或是兩者全都要,待確認後接著就要趕快把握除息前後三個投資策略:
第一,「領股息」的存股策略,投資人只要在該ETF除息日的「前一天」買進或持有,即可參與當次配息,若你是喜歡長線穩穩領息的存股族,投資方法更簡單,只要選到對的趨勢、買穩健獲利的公司、配息趨穩的ETF,就可長期持有、定期定額分批買進,如此就能安心領股利,也不用燒惱要在何時買進或賣出。
第二是「賺價差」的波段策略,高殖利率股的除息行情,往往在除息前1-2周買氣就會開始慢慢加溫,若配發的股利很吸睛,吸引大批資金買盤進駐是常有的事,倘若又搭上趨勢看漲的ESG、5G等題材,除息前股價多會再拉升一波,這對想搶短、賺波段財的投資人來說,是不可錯過的好時機,亦即在除息前買進,利用市場追逐股利的動能來賺除息前的價差,這是搶短達人的常見手法。
第三是「搶填息」的佈局策略,除息日當天因股價會扣除發放的股利,因此在這天臺股一開盤,這檔股票或ETF的股價就會往下掉,這對想賺價差的投資人就是絕佳的進場點,可趁除息後成本相對低時買進,隨後當股價邁向填息時,就能賺到價差,加上股票、ETF的資本利得完全不用繳所得稅或健保補充費,因此也具稅賦上的優勢。
|資助頭期款得留意220萬元免稅額
長輩想幫子女買房,方式有很多種,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贊助頭期款,子女只需要負擔房貸,對此,翠華地政士事務所李復華地政士表示,長輩資助頭期款屬於現金贈與,需要注意的就是應避免超過免稅額,否則就會被課徵贈與稅。
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2條,每人每年有220萬元的免稅贈與額度,因此若是父母2人要幫忙子女買房,當年的上限額度就是440萬元,不過若是剛好遇上女子結婚,則可以在子女婚嫁前後6個月內多加「婚嫁贈與免稅額」100萬元,等於1年內父母各自可以贈與320萬元,加總起來也就是640萬元的現金。